[] [] [] 发布人:精博考试网 发布日期:2024-06-15 共54人浏览过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中,李良荣教授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1] 作为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他不仅在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著作也为广大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李良荣教授于1968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在江西吉安地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长达10年之久。[1] 1979年再次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并自1982年起留校任教至今。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李良荣教授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1] 他的研究兴趣涵盖新闻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新闻理论方面表现突出。 教授的学术生涯中,有四部著作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新闻学概论》、《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和《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这些著作不仅在中国大陆受到高度评价,也在港台地区广为流传。 特别是《新闻学概论》,自1985年首版出版以来,已重印十余次,成为当时国家教委推荐的教材,被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新闻专业选为教学用书。 《宣传学导论》则成为了全国诸多宣传干部必备的参考资料。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李良荣教授的研究也逐渐转向西方新闻媒体的探讨,其著作《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已成为全国新闻学研究生的重要教材之一。[1] 除了理论研究外,李良荣教授还对“电视人”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1] 所谓“电视人”,特指那些在电视媒介普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群。 他们在感官刺激丰富的电视画面和音效中长大,形成了注重感觉的行为方式,这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上一代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行为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李良荣教授还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模式如何受到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影响。[1] 他指出,由于长时间观看电视,很多人变得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 这种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闭塞、缺乏现实交流密切相关。 李良荣教授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于新闻媒体的认识,也对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个体行为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1] 通过他的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AI生成,请注意甄别真实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